牙龈肿痛出血可能与外伤、牙龈炎、牙龈息肉等原因有关,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1、外伤
当牙龈受到外力刺激,如进食较硬的食物时刺伤牙龈,或者刷牙时用力过猛导致牙龈受损,都可能引起牙龈红肿、疼痛和出血。这是因为牙龈部位的血管分布丰富,外力刺激容易导致血管破裂,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对于轻微的红肿和出血,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使用纱布轻轻清理牙龈部位,避免感染,多数情况下牙龈可较快恢复。
2、牙龈炎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受到牙菌斑、牙结石等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炎症反应。这些不洁物质中含有大量的细菌,可促使牙龈组织发炎、肿胀。当牙龈受到外界刺激,如刷牙或咬硬物时,容易导致出血。及时进行洗牙处理,去除牙菌斑、牙结石等不洁物质,以缓解牙龈不适症状。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黄芩含漱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漱口,控制炎症。
3、牙龈息肉
牙龈息肉通常是由牙齿的龋齿或牙齿发育不良引起的。当牙齿龋坏严重时,牙髓腔暴露,牙龈组织受到刺激而增生,形成息肉。息肉组织质地脆弱,容易出血,并伴有肿痛症状。对于体积较大的牙龈息肉,可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后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积极治疗龋齿等原发病,消除刺激因素,防止牙龈息肉复发。
如果牙龈肿痛出血症状持续不减或者反复发作,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明确病因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