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系统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未经治疗的白塞病患者多数在发病后2~5年内出现复发,且复发次数越多,预后越差。
1.症状
口腔溃疡:好发于口腔的任何部位,多位于下唇内侧、牙龈、舌尖、颊黏膜、软腭等部位,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痛性溃疡,直径2~10mm,边界清楚,溃疡面覆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周围有红晕。口腔溃疡可在1~2周内自行愈合,但可反复发作。
生殖器溃疡:与口腔溃疡类似,但溃疡更深,疼痛更剧烈,愈合时间更长。好发于阴唇、阴道、阴茎、龟头等部位。
眼炎:可表现为眼红、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损害:可出现结节性红斑、脓疱疮、痤疮样皮疹、多形红斑样皮疹、环状红斑、假性毛囊炎、浅表栓塞性静脉炎等。
其他症状:还可出现关节痛、附睾炎、血管炎、神经系统损害等症状。
2.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缓解发热、关节痛等症状。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可减轻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可调节免疫功能。
生物制剂:如TNF-α拮抗剂、IL-1拮抗剂等,可特异性地作用于炎症通路中的关键分子,发挥抗炎作用。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血管、神经系统病变,可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白塞病多从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等方面入手,常用的中药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赤芍、丹皮、桃仁、红花、熟地、山药、山茱萸等。
需要注意的是,白塞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意生活起居,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预防各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