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性风湿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疾病,可侵犯关节、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心脏、血管、肺、肾等器官。其主要临床表现为:
1.关节症状: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常见于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局部可有红肿、热痛,有时有几个关节同时发病,关节症状消退后不留畸形。
2.皮肤症状:可出现环形红斑或皮下结节,环形红斑为淡红色环状红晕,中心皮肤正常,有时可稍高出皮面,一般在1~2天内消失,不遗留痕迹。皮下结节如黄豆至胡桃大小,圆形,质硬,可活动,无压痛,位于皮下,分批出现,常位于关节伸侧、肘部、跟腱、头皮、坐骨结节等部位,与皮肤无粘连,可移动,不破溃,常伴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皮下结节等症状。
3.心脏症状:可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表现为心悸、气短、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4.其他症状:还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皮下结节等症状。
游走性风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保暖、避免劳累、感染等。
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严重的关节畸形、心脏瓣膜病变等。
游走性风湿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治疗是否及时、是否有并发症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游走性风湿病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此外,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患游走性风湿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需要特别关注。
如果出现游走性风湿病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