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时肚子疼、腿疼,可能与前列腺素水平升高、精神因素、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有关。
1.前列腺素水平升高
来月经时,子宫内膜会分泌大量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从而出现痛经。此外,前列腺素还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同时,前列腺素也会引起腿部肌肉收缩,导致腿疼。
2.精神因素
来月经时,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情绪波动,如焦虑、紧张、烦躁等。这些情绪变化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不协调,血管挛缩,从而引起痛经。同时,也可能会引起腿部肌肉收缩,导致腿疼。
3.原发性痛经
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其主要原因是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PGF2α含量升高时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
4.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部位,并在局部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继而引发疼痛、不孕及结节或包块等。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之一,且呈进行性加重。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还可能导致性交痛、月经异常、不孕等症状。
5.其他
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也可能导致痛经和腿疼。
如果来月经时肚子疼、腿疼的症状比较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月经期间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