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会阴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大部分肛瘘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引起,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可形成肛瘘。引起肛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感染
感染是导致肛瘘的主要原因之一。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感染灶逐渐缩小,但肠内容物仍可不断进入脓腔,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疤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
2.直肠肛门损伤
外伤、来自消化道的骨性异物损伤肛管直肠,或因肛管直肠附近的化脓性感染,均可导致肛瘘。
3.会阴部手术
内痔注射、肛裂扩肛、痔疮环切等手术,因操作不当或术后感染,也可引起肛瘘。
4.结核
少数肛瘘为结核杆菌感染所致,可与上述细菌感染混合存在。
肛瘘一旦形成,一般无自愈可能,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肛瘘的手术方式很多,手术的关键是尽量减少肛门括约肌的损伤,防止肛门失禁,同时避免肛瘘的复发。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感染。
对于肛瘘患者,尤其是复杂性肛瘘患者,手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此外,肛瘘也有一定的复发率,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如有复发应及时治疗。
总之,肛瘘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清洁,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