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

管理员 2025-07-01 08:10:04 1

湿疹的中医辨证治疗包括湿热内蕴型、脾虚湿蕴型、血虚风燥型等。

1、湿热内蕴型

此类型湿疹多见于急性湿疹,表现为皮损较红、发病急、有糜烂渗出,患者常伴有口苦、口干、大便黏滞等症状。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利湿祛风为主,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茵陈五苓散等。

2、脾虚湿蕴型

多见于亚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的体质虚弱者,皮损不红,糜烂渗出不严重,患者常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治疗以健脾益气、祛湿止痒为主,方剂可选用除湿胃苓汤、健脾除湿汤等。

3、血虚风燥型

多见于慢性湿疹,表现为皮损肥厚、苔藓化改变,患者常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瘙痒难忍等症状。治疗原则为养血祛风、清热化湿,常用方剂如润燥止痒胶囊、当归饮子等。

若患者怀疑自己患有湿疹,应及时就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搔抓和热水烫洗等刺激,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点赞
相关资源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 2025-07-01

耳鸣的中医辨证治疗包括风热侵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肾精亏损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等。1、风热侵袭证风热侵袭证导致的耳鸣,常伴有发热、恶风、头痛、咽痛等症状。治疗宜疏风清热,宣肺通窍,可选用银翘散等方剂加减治疗。2、肝火上扰证肝火上扰证表现为耳鸣如


低血糖的中医辨证方法 2025-07-01

低血糖的中医辨证主要包括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四个证型。1.气虚型多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久病体虚等导致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临床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等。2.阴虚型多因热病伤阴、五志过极或房事不节


中医胁痛的病因及辨证分型是什么 2025-07-01

中医认为胁痛主要与肝气郁结、湿热蕴结、瘀血阻络、肝阴不足等有关,其具体的辨证分型包括肝气郁结、湿热蕴结、瘀血阻络、肝阴不足,其症状、病因各异,治疗时需综合分析并调整情志、饮食。1.肝气郁结多因情志不畅、抑郁恼怒等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胁肋部经脉受阻,从而出


中医对甲亢如何辨证分型 2025-07-01

中医将甲亢归属“瘿瘤”“心悸”“怔忡”等范畴,其辨证分型有肝郁痰结证、肝火旺盛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治疗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辨证论治。1.肝郁痰结证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导致气滞痰凝,积聚于颈部而成。患者常表现为颈部肿块、质软不痛、颈部胀闷、咽部有异物


中医科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方法是什么 2025-07-01

中医辨证治疗眩晕的方法主要包括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痰浊中阻证和瘀血阻窍证,分别采用平肝潜阳、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燥湿祛痰、祛瘀生新等治法,常在医生指导下用天麻钩藤饮、归脾汤、左归丸、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等方剂加减治疗。1.肝阳上亢证多因


中风后遗症中医辨证分几型 2025-07-01

中风后遗症可分为风火上扰、痰热腑实、痰瘀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五种类型,治疗方法分别为清热平肝、化痰通腑、化痰通络、益气活血、滋阴息风。1.风火上扰型: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


毛囊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2025-07-01

中医治疗毛囊炎主要通过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采用不同方法,如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养血润燥等,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和皮肤清洁,严重者可能需配合西医治疗。1.热毒蕴结型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迅速变为脓疱,伴发热、口渴、便秘等症状。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为主


高血压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2025-07-01

中医对高血压的辨证治疗主要包括肝阳上亢、痰湿中阻、瘀血内阻、肝肾阴虚四种证型,分别采用平肝潜阳、化痰祛湿、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等治法,具体分析如下:1.肝阳上亢证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


高血压中医如何辨证分型 2025-07-01

中医将高血压分为肝阳上亢证、痰湿壅盛证、瘀血内阻证、肾阳虚衰证等。1.肝阳上亢证症状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麻震颤等。治法是平肝潜阳。方药有天麻钩藤饮加减。2.痰湿壅盛证症状表现为眩晕、头重如蒙、胸闷


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 2025-07-01

过敏性鼻炎中医辨证可分为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等类型。1.肺气虚寒过敏性鼻炎多由脏腑虚损,正气不足,卫表不固,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犯及鼻窍,邪正相搏,肺气不得通调,津液停聚,鼻窍壅塞所致。其主要病变在肺,与脾肾关系密切。治疗上应扶正固表,疏散风寒。2.脾气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