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长了一个疙瘩一碰就疼的原因包括饮食不当、不注意卫生、毛囊炎、外耳道疖、皮脂腺囊肿等,需要对因解决。
1.饮食不当
经常食用过多肥腻、辛辣的食物,如肥肉、花椒、辣椒等,可能引起上火,导致耳朵内长疙瘩并伴有按压痛。调整饮食结构,注意饮食清淡,适量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黄瓜等。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耳朵的刺激。
2.不注意卫生
平时没有注意卫生,可能引起细菌、病毒等感染,诱发炎症,使耳朵里面长小疙瘩并出现局部触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耳朵的清洁。定期清洁外耳道,但避免使用过于尖锐或粗糙的工具,以防损伤耳道皮肤。
3.毛囊炎
毛囊炎通常与细菌感染有关,如蠕形螨、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可能导致耳朵内出现红色丘疹、脓疱等,并伴有触痛和瘙痒。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软膏进行局部涂抹,如夫西地酸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以抗菌消炎。同时,注意保持耳朵的清洁,避免用手挤压疙瘩,以防感染扩散。
4.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多是感染、环境影响等因素所致,患者一般会出现耳痛、耳闷等不适症状,可能伴有疖、外耳道流脓等症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氨苄西林胶囊等,进行抗感染治疗。若症状严重,如疖肿形成脓肿,可能需要切开引流。同时,可使用苯酚滴耳液滴耳治疗,配合耳浴或热敷以缓解症状。
5.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一般由于皮脂腺口堵塞,腺液不能及时排出而形成。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长囊肿、疼痛、红肿等症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若囊肿较大或反复感染,可考虑手术切除。避免用手挤压囊肿,以免造成局部皮肤破损和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外耳道疖肿症状严重,或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