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红细胞计数偏高可能与尿路感染、尿道结石、肾炎等原因有关。
尿路感染主要是由细菌引发的,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等,其次性交以及住院病人使用的导尿管也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概率。尿路感染会导致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这是因为尿路存在炎症,尿道上皮细胞易出血、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分泌过量的红细胞,甚至有的患者会出现尿血的现象,患者要多喝水,增加排尿量,保持充足的休息。尿路感染可以进行抗生素治疗,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对细菌有杀灭作用,可缓解尿路感染的症状,使尿液中红细胞数量逐渐恢复正常。
当尿液中的钙、草酸、尿酸等物质的浓度过高,会导致尿液处于饱和状态,易引发结石。同时尿液中的枸橼酸盐、焦磷酸盐、镁等物质的含量减少,也会促使结石的形成。随着结石体积的增长,可能会划伤尿道,使得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甚至出现尿血,还会伴随排尿困难、排尿疼痛等现象。患者可以服用排石颗粒、五淋化石丸、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前尿道结石在较小的情况下可自行排出体外,或压迫结石近端尿道将结石钳出。后尿道结石可以通过腔内碎石术、骑跨半坐位体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方法将结石及时取出,患者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在术后趋于正常。
肾炎的致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力、细菌感染、遗传因素、药物滥用等因素有关。患者的尿液中红细胞数增加,肉眼可见的尿血、尿量异常,尿液中出现泡沫,身体局部水肿,出现高血压等现象,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发热、身体酸胀、体重变化等表现。肾炎患者初期应尽量卧床静养并保持低盐饮食,待尿血、水肿等现象有所缓解后再下床活动。局部水肿患者可以口服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帮助缓解水肿现象,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厄贝沙坦片、奥美沙坦酯片等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尿蛋白、保护肾脏,从而缓解由肾炎导致的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的状况。若患者最终因为肾炎恶化而引发尿毒症,则需要进行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清淡饮食,可以保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游泳等,增强机体抵抗力,避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并保证充足的休息,注意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