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要点包括:临床表现为贫血、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MCV>MCH,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降低,骨髓增生活跃,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巨幼变红细胞较常见。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因素,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患儿多有面色苍黄、毛发稀疏、口唇和指甲苍白等贫血症状,同时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反应迟钝、智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症状。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呈现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大于10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大于32pg,红细胞数正常或减少。
叶酸和维生素B12测定: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助于明确诊断。
其他检查:骨髓涂片可显示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巨幼变的红细胞较常见。
3.其他辅助检查:如胃肠道检查、神经精神检查等,可帮助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于疑似病例,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同时,对于孕妇和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应特别关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摄入,以预防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发生。
综上所述,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对于特殊人群,应特别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