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中毒、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主要症状有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恶心、呕吐等,预后取决于病变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及时得当。
急性心肌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自身免疫反应、中毒、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导致。
引起急性心肌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病毒感染:柯萨奇B组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感染均可引起急性心肌炎。病毒可直接侵犯心肌,或通过免疫机制导致心肌炎症。
2.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心肌,引发炎症反应。
3.中毒:某些药物、化学毒物、重金属等中毒可导致心肌损伤和炎症。
4.其他: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心肌损伤和炎症。
急性心肌炎的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常见症状包括:
1.胸痛:常为剧烈的胸痛,可向左肩、左臂放射。
2.呼吸困难:轻者仅在活动后出现,重者可在休息时也感到呼吸困难。
3.心悸:感到心跳过快、过慢或不齐。
4.乏力:全身乏力,活动后症状加重。
5.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病毒感染后,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心脏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后,应卧床休息,给予营养心肌、抗病毒、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对于严重的心肌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移植等治疗。
急性心肌炎的预后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是否及时得当。轻症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可完全恢复,重症患者预后较差,可能遗留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后遗症。因此,对于急性心肌炎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此外,孕妇、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人群更容易发生急性心肌炎,且病情往往较为严重。因此,这些人群在病毒感染流行季节应注意预防,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急性心肌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