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症状有发热、三痛、胃肠道症状、皮肤黏膜三红、眼结膜充血、出血、低血压休克、蛋白尿,早期症状不具特异性,易误诊,如有怀疑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休息、多喝水,高危人群应注意预防。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等传播。其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发热:体温可达39℃至40℃,主要是由于病毒血症和全身毛细血管损害引起。
2.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这可能与病毒血症引起的中毒和神经根受刺激有关。
3.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可能与病毒血症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有关。
4.皮肤黏膜三红:颜面、颈部、上胸部潮红,酒醉貌,这与毛细血管损害有关。
5.眼结膜充血、出血:严重者可呈片状出血。
6.低血压休克:主要为病程的第4至第6天,少尿期后可发生。
7.蛋白尿:可出现短暂的轻度蛋白尿。
需要注意的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肾综合征出血热,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接触史和旅行史。同时,在等待就医的过程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多喝水,以促进毒素的排出。
对于高危人群,如接触过鼠类或其排泄物、食用过被鼠类污染的食物、居住在疫区等,应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此外,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预防也非常重要,包括灭鼠、防鼠、疫苗接种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