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应在出生后3天左右采血检测,确诊后及时治疗,早治有益。治疗方法为甲状腺素替代,需定期监测调整剂量。继发性和外周性需针对病因治疗。
根据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类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由于甲状腺本身疾病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
原因: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甲状腺激素合成酶缺陷等。
症状:皮肤干燥、腹胀、便秘、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吃奶差、哭声低且少、体温低、末梢循环差、皮肤粗糙等。
2.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疾病导致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原因:下丘脑或垂体发育异常、肿瘤、放疗或化疗等。
症状:除了上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症状外,还可能有身材矮小、智力低下、性发育延迟等。
3.外周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由于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代谢异常导致。
原因: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碘过量等。
症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便秘、腹胀、贫血、活动减少等;重者可出现黏液性水肿昏迷。
对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应在出生后3天左右采血检测甲状腺功能,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一旦确诊,应及时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越早治疗对患儿的智力和生长发育越有利。同时,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对于继发性和外周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
总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的类型不同,治疗方法和预后也有所不同。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