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胃肠道、心律失常、神经系统等症状,处理措施包括立即停药、补钾、纠正心律失常、对症支持治疗等,特殊人群需调整剂量。
洋地黄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正性肌力药物,过量时易引起心律失常等洋地黄中毒表现。以下是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
1.临床表现: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失眠、黄视、绿视等。
2.处理措施:
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物。
补充钾盐:纠正低钾血症,可口服或静脉滴注氯化钾。
纠正心律失常:如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使用利多卡因、苯妥英钠等药物;如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使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
对症支持治疗: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给予止吐药物;如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可给予镇静药物。
3.特殊人群:
儿童:对洋地黄的耐受性较高,中毒症状相对较轻,但也需要密切观察。
老年人:由于肾功能减退,洋地黄的半衰期延长,易发生中毒,应减少剂量。
肝肾功能不全者:洋地黄在体内代谢排泄减慢,易发生中毒,应慎用或减量使用。
总之,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多样,处理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剂量,避免中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