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特征为心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常侵及室间隔,心室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相关知识。
1.病因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约60%的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有家族史,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此外,儿茶酚胺代谢异常、高血压、高强度运动等因素也可能与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发生有关。
2.症状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症状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程度有关。常见的症状包括:
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出现。
胸痛:胸部不适或疼痛,常发生在劳力或情绪激动时。
心悸:心跳过快或过慢,或有心律不齐的感觉。
头晕:晕厥或黑矇,与心律失常或流出道梗阻有关。
乏力: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
3.检查
心电图:可发现左心室肥厚及心律失常。
超声心动图:能准确测量心室壁厚度、心室腔大小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情况。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可进一步评估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程度及其他心脏结构异常。
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家族性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4.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医生可怀疑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若超声心动图发现心室壁增厚、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可明确诊断。
5.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改善心肌重构的药物等。
手术治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有效方法。
其他治疗: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等。
6.预后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预后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症状可长期稳定,不影响生活质量;但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因此,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总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劳累和感染,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