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
1.症状:
胸痛:典型的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迫性、紧缩性或烧灼感,可向左上臂、颈部、下颌或上腹部放射。疼痛通常在劳力或情绪激动时发生,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其他症状: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心悸、头晕、恶心等不适。
2.诱因:
体力活动:如步行、上楼、骑车、爬坡等。
情绪激动:如兴奋、愤怒、焦虑、悲伤等。
饱食:进食大量高脂肪食物后。
寒冷: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其他:便秘、吸烟、心动过速等。
3.诊断: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症状特点、发作频率、诱因等。
体格检查:可能发现心脏杂音、心律失常等。
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4.治疗:
生活方式改变:包括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
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等,以缓解症状、预防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开通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适用于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
5.预防:
积极治疗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遵循医生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诱因等。
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非常重要。同时,患者也应该积极改变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进展和复发。如果出现胸痛等症状加重或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就医或拨打急救电话。
此外,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以及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可能更为复杂。在这些情况下,建议及时咨询心血管科医生,以获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指导。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该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