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等原因引起的,治疗的药物有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真菌药物、止咳化痰药物、解热镇痛药物等。
一.病因
1.细菌感染致病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细菌通常会通过呼吸道吸入或通过血液传播到肺部,引起肺部炎症。
2.病毒感染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受感染后引起炎症,进而影响肺部功能。
3.真菌感染自身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会受到白色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肺孢子菌等感染,也能引起肺炎,导致肺部功能损伤。
4.非典型病原体感染非典型病原体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也能引起肺部炎症反应,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还可能伴有呼吸急促感。
二.药物
1.抗菌药物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缓释片等抗菌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适用于治疗细菌性肺炎,并且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能够起到抑制作用,有助于肺炎病情的恢复。
2.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对流感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较好的治疗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但具体使用需根据病毒类型及患者病情以及专业医生的医嘱决定。
3.抗真菌药物对于真菌感染引起的肺炎,需要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包括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片、伏立康唑片等药物,能够较好的治疗侵袭性曲霉病感染导致的肺炎,可以促进肺部组织以及功能的恢复。
4.止咳化痰药物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盐酸氨溴索口服液、福多司坦片等药物,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5.解热镇痛药物针对肺炎疾病期间,炎性物质刺激引起的发热症状,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意见下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物,能够调节体温中枢功能,从而降低体表温度,改善身体不适感。
建议肺炎疾病期间的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应该在专业医生的嘱咐下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等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安全。若痰液黏稠,需要及时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定期拍背或改变体位以利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