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即退热,轻微感冒引起的体温38.9℃,且不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可以不吃退热药。重症肺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引起的体温38.9℃,或者伴有头痛、呼吸困难、呕吐等严重症状,则需要吃药。因此,体温38.9℃是否需要吃退热药,应根据病因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
正常体温范围因个体差异和测量方法而异,但通常认为口腔温度在36.3-37.2℃之间,直肠温度在36.9-37.9℃之间,腋下温度在36.0-37.0℃之间为正常。体温38.9℃显然超过了正常范围,属于中度发热。退热药主要通过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敏感性,减少产热和增加散热来降低体温。
1.不需要吃药
如果体温38.9℃是由轻微感冒引起的,且没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可以选择先观察一段时间,等待身体自然降温,此时无需吃药。
2.需要吃药
如果体温38.9℃是由严重疾病引起的,如重症肺炎、败血症等,或者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头痛、呕吐等,需要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热药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若未及时用药治疗,体温可能会持续上升,引起高热惊厥。
体温38.9℃时,除了服用退热药外,还可以采取物理方式进行降温,比如使用湿毛巾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或者洗温水澡来帮助身体散热。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冷水或冰水,以免导致身体过度受寒。
患者在发热期间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及过度劳累,保持充分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由于发热时身体容易出汗,导致水分流失。因此,患者应多喝些温开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避免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