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体温达到38℃时是否需要吃退烧药,应综合考虑年龄、精神状态、病因等因素,同时需注意退烧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病因,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儿童体温达到38℃时,不一定需要吃退烧药,可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年龄:一般来说,3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热不建议用退烧药,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随意使用退烧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影响医生的诊断。3个月以上的儿童体温达到38.5℃,或者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情况,可考虑使用退烧药。
精神状态: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较好,能吃能玩,没有其他不适,可以先观察,多喝水,松解衣物,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退烧,如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如果孩子精神萎靡、哭闹不止、呼吸急促等,即使体温没有达到38.5℃,也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
病因:引起孩子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如感染、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只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热问题。如果孩子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其他:孩子在发热的同时,如果还伴有高热惊厥史、癫痫、慢性疾病等,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孩子的体温变化,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药。
需要注意的是,退烧药只能缓解发热症状,并不能治疗病因。如果孩子发热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