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口腔白斑可能与多种病症有关,包括肝郁气滞证、脾虚湿蕴证、气血瘀滞证、阴虚火旺证等,不同病症治疗方法不同。
1.肝郁气滞证
表现为口腔黏膜斑纹,白色为主,周边有白色角化条纹,周围红晕,常伴有情绪急躁、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治法以疏肝理气为主,患者可遵医嘱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逍遥丸、丹栀逍遥丸等药物。
2.脾虚湿蕴证
表现为口腔黏膜发白,表面粗糙,有褶皱,常伴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治法以健脾化湿为主,方患者可遵医嘱选用参苓白术散、归脾丸、健脾丸等。
3.气血瘀滞证
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颜色暗红,边界不清,伴有疼痛,或有刺痛感,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等症状。治法以活血化瘀为主,患者可遵医嘱选用桃红四物汤、益母草颗粒、桂枝茯苓丸等。
4.阴虚火旺证
表现为口腔黏膜白斑,颜色红,表面光滑,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盗汗、失眠等症状。治法以滋阴降火为主,患者可遵医嘱选用知柏地黄丸、坤泰丸、大补阴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