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耳聋耳鸣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其分型主要有肝火上扰、肾精亏损、气血瘀阻、脾胃虚弱四种,治疗方法包括清肝泻火、补肾益精、活血化瘀、健脾益气等,注重整体调节,标本兼治。
1.肝火上扰型
多因情志抑郁、恼怒,或过食肥甘辛辣之品,以致肝火暴亢,循经上扰清窍而致耳鸣耳聋。其症见突然耳鸣、耳聋,头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开郁通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2.肾精亏损型
多因禀赋不足,或房事过度,或久病伤肾,以致肾精亏虚,耳窍失养而致耳鸣耳聋。其症见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遗精,带下,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补肾益精,滋阴潜阳,方用耳聋左磁丸加减。
3.气血瘀阻型
多因耳部外伤或久病,气滞血瘀,耳窍脉络痹阻而致耳鸣耳聋。其症见耳鸣耳聋,耳部刺痛,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舌有瘀斑,脉涩。治宜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4.脾胃虚弱型
多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运化失司,气血生化无源,耳窍失养而致耳鸣耳聋。其症见耳鸣耳聋,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治宜健脾益气,升阳通窍,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总之,中医治疗耳聋耳鸣注重整体调节,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对于耳聋耳鸣的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