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睡眠时突然被惊醒,常伴有心悸、心跳加快等不适,可能是心律失常、低血糖、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原因引起,通常可以采取及时就医、调整生活方式、放松心情、饮食调整、监测心率和症状、遵循医生建议等措施进行处理。
一、原因
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电活动异常,导致心跳不规律。夜间休息时,副交感神经活跃,可能使心率变慢或发生不规则跳动,若心脏电活动紊乱,便可能引起突如其来的心悸或心跳加快的症状。心律失常常表现为心跳骤然加快或不规则,可能伴随胸闷、气短等症状,尤其是在深夜或清晨时段更加明显,常让患者突然被惊醒。
2、低血糖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降至正常值以下,通常发生在长时间未进食、饥饿或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时。夜间睡眠过程中,身体消耗能量较多,如果血糖过低,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容易引发心悸、出汗、焦虑等症状。低血糖导致大脑供能不足,从而产生一种“惊醒”反应,进而出现心跳加速、烦躁等表现。
3、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一种由于精神压力、情绪波动等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患者常常在夜间因精神或情绪波动而突然感到心悸或心跳加速,伴有轻度胸痛、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由于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这种病症通常表现为心跳异常加速或不规律,往往在情绪紧张或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发生,导致患者从睡梦中突然惊醒。
二、处理方法
1、及时就医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
2、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避免饮用咖啡、茶等刺激性饮料;睡前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过度兴奋的活动;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放松心情长期的紧张、焦虑、压力等情绪可能导致或加重心悸、心跳加快等症状。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4、饮食调整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吸烟等。增加富含镁、钾等营养素的食物摄入,如绿叶蔬菜、豆类、坚果等。
5、监测心率和症状如果心悸、心跳加快的症状较为明显,可以使用家用心率监测设备进行自我监测,记录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等,以便就医时提供给医生参考。
6、遵循医生建议如果医生诊断为某种疾病,应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人群,如患有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孕妇、老年人等,在出现睡眠被惊醒后心悸、心跳加快等症状时,应更加重视,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此外,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