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心悸怔忡是什么意思

管理员 2025-07-03 08:55:12 1

心悸怔忡的发生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等有关,主要依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治疗原则为养心安神、镇惊定志,常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预防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有节、劳逸结合、定期体检。

心悸怔忡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病因:心悸怔忡的发生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等有关。

体质虚弱: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耗伤气血,以致心气不足,心阳不振,鼓动乏力,而发为心悸怔忡。

饮食劳倦: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或思虑过度,伤及脾胃,运化失职,水谷不化,聚湿生痰,痰浊内生,上扰心神,或痰郁化火,痰火扰心,而致心悸怔忡。

情志失调: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受到惊吓,均可导致肝气郁结,肝郁气滞,化火生痰,痰火扰心,或气滞血瘀,心脉瘀阻,而发为心悸怔忡。

诊断:心悸怔忡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常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同时,应注意询问病史、脉象、舌苔等情况,以协助诊断。

治疗:心悸怔忡的治疗应根据病因、病机、脉象、症状等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一般以养心安神、镇惊定志为治疗原则。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按摩治疗等。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如心气不足者,可用养心汤;心阳不振者,可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痰浊内阻者,可用涤痰汤;心血瘀阻者,可用桃仁红花煎等。

针灸治疗:常用的穴位有内关、郄门、心俞、厥阴俞、膻中、巨阙等。针灸治疗可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养心安神,从而缓解心悸怔忡的症状。

按摩治疗:常用的按摩方法有按、揉、摩、推、拿等。按摩治疗可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从而缓解心悸怔忡的症状。

预防:心悸怔忡的预防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激,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抑郁或突然受到惊吓。

注意饮食:饮食有节,避免过食肥甘,或嗜食辛辣,以免损伤脾胃。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以免病情加重。

总之,心悸怔忡是一种常见的病证,其发生常与体质虚弱、饮食劳倦、情志失调等有关。心悸怔忡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治疗应根据病因、病机、脉象、症状等情况,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心悸怔忡的预防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劳逸结合、定期体检等。

点赞
相关资源

中医上心悸怔忡是什么意思 2025-07-03

心悸怔忡是中医病证名,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状。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1.病因心悸怔忡的发生主要与体虚劳倦、七情所伤、


心悸怔忡是什么意思 2025-07-03

心悸怔忡是中医术语,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多因体虚劳倦、情志内伤、外邪侵袭等,导致心神失养或邪扰心神所致。心悸怔忡主要临床表现为自觉心跳心慌,时作时息,并有善惊易恐,坐卧不安,甚则不能自主。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脉象


怔忡和心悸的区别 2025-07-03

怔忡和心悸的区别在于定义、病因、持续时间等不同。1.定义怔忡是指心脏出现跳跃、漏跳、停跳等异常跳动的感觉。心悸是指心脏跳动明显加快或加强的感觉,通常自觉心跳加快、心慌。2.病因怔忡通常是由于心脏本身传导系统异常导致的。过度劳累、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也可能引起怔


心悸怔忡与心悸的区别 2025-07-03

心悸怔忡与心悸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定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预后等。1.定义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怔忡是指以阵发性,或持续发作为特点,病人自觉心中惕惕,动摇不宁,稍劳即发,甚则心跳欲厥,休作无常的一种病证。2.病因病机心悸的发


心悸怔忡是什么意思应该怎样调理 2025-07-03

心悸怔忡是一种中医病症,指的是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怔忡的调理方法是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饮食调理、适当运动、药物调理等。1.保持心情舒畅心情舒畅可以避免气机郁结,对预防和调理心悸怔忡有很大的帮助。2.注意休息过度劳累会损伤


心悸怔忡是什么意思 2025-07-03

心悸怔忡是一种中医病症,指的是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心悸怔忡多因体虚劳倦、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导致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气滞等干扰心气,心脉不畅,引起。其主要表现为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不能自主,常伴有短气、乏


心悸怔忡是什么意思 2025-07-03

心悸怔忡属于中医名词,主要是指患者有心脏不自主跳动的一种感觉,可伴有心先区占闷不适感或者心先区疼痛的症状。情绪激动、劳累或者失眠、熬夜,均可出现心悸怔忡的症状,属于功能性的原因,也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心律失常、房颤、心律不齐等,都会出现心悸怔忡的症状。


心悸怔忡是什么意思 2025-07-03

心悸、怔忡是中医的术语,其形容同一疾病的两个不同发展的阶段。心悸主要是指患者感觉惊慌不安,心中剧烈跳动,不能自主,此症状相对轻微、时间短。怔忡是心悸发展的严重阶段,由心悸发展而来,患者可出现长时间或明显的惊慌不安,不能自主,甚至有极度恐惧的感觉。如果未及时


心悸怔忡是什么意思? 2025-07-03

心悸怔忡包括心悸和怔忡,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的一种证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以分为惊悸和怔忡,怔忡是指患者自觉心脏急剧跳动,常为惊悸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平时应调节自身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怔忡和心悸的区别 2025-07-03

怔忡和心悸的区别主要是临床症状不同。怔忡和心悸多见于心脏病变,患者在发生不适症状后应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查,分析肌钙蛋白、心肌酶等生化指标,并配合影像学检查观察心脏结构和功能,通常可以明确病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