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乙肝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感染了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几种方式传播。
1.母婴传播
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如果母亲患有乙肝,在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婴儿可能会通过接触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等而感染乙肝病毒。
2.血液传播
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穿刺针、牙科器械等,都可能感染乙肝病毒。
3.性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与乙肝患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可能会感染乙肝病毒。
4.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日常生活中,如共用牙刷、剃须刀、毛巾等,也可能会感染乙肝病毒,但这种传播方式较为少见。
乙肝病毒携带者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B超等指标,以监测病情变化。如果肝功能异常,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肝、抗病毒等治疗。同时,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备孕前应咨询医生,了解乙肝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