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患者可通过饮食进行调理,如多吃高钠、高胆固醇食物,补充造血原料,适量食用莲子等果品,以及刺激性食物等。同时,适当锻炼,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饮食方案也很重要。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由于高血压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低血压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事实上,低血压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长期低血压会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主要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使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另外会导致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的发生。因此,低血压患者需要注意日常饮食,通过合理的食疗方法来提升血压。
1.合理搭配饮食,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低血压患者可以适当多吃些高钠、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肝、蛋黄、奶油、鱼子等,使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也会随之增加,动脉紧张度增强,血压将随之上升。
2.补充造血原料。低血压患者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多吃富含蛋白质、铁、铜、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诸如猪肝、蛋黄、瘦肉、斗奶、鱼虾、贝类、大豆、豆腐、红糖及新鲜蔬菜、水果。纠正贫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量,提高血压。
3.莲子、桂圆、大枣、桑椹等果品,具有养心益血、健脾补脑之力,可常食用。
4.伴有食少纳差者,宜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如姜、葱、醋、酱、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
5.与高血压病相反,本病宜选择适当的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氯化钠(即食盐)每日需摄足12~15克。含胆固醇多的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食品,适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胆固醇浓度,增加动脉紧张度,使血压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低血压患者除了在饮食方面进行调理外,还应注意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此外,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血压情况不同,因此在进行食疗时,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