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的常见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女性,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医源性因素和其他因素等可引发该病,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等,治疗方法主要是一般治疗、抗菌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急性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的一种常见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女性,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也容易罹患。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急性尿路感染的相关信息。
引起急性尿路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细菌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细菌通过尿道口上行感染尿路,常见的细菌有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
2.尿路梗阻:尿路梗阻会导致尿液潴留,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感染,常见的尿路梗阻疾病有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
3.医源性因素:使用导尿管、膀胱镜等器械检查或治疗时,可能会损伤尿路黏膜,导致细菌感染。
4.其他因素:全身感染性疾病、免疫力低下、性生活不洁等也可能导致急性尿路感染。
急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发热等。下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上尿路感染除了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外,还可能伴有腰痛、发热等全身症状。
急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尿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尿液检查通常会发现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细菌培养阳性等。如果怀疑有上尿路感染,还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以了解肾脏的情况。
急性尿路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保持会阴部清洁。
2.抗菌药物治疗:根据尿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疗程一般为10~14天。
3.对症治疗:如果有发热、腰痛等症状,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镇痛药等对症治疗。
急性尿路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慢性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肾脓肿等并发症,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因此,一旦出现急性尿路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对于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尿路梗阻患者等高危人群,应注意预防急性尿路感染的发生。平时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多饮水,避免憋尿,积极治疗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总之,急性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同时,高危人群应注意预防,以减少发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