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高危因素,感染后多数人无明显症状,易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相关,检测和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侵入和非侵入性两种,预防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高危因素,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使部分胃炎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有助于溃疡愈合和预防溃疡复发,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因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原。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少部分人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胀、口臭等症状。有胃癌家族史、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人群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更容易患胃癌。
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测和治疗,目前主要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种方法。侵入性方法主要有胃镜下胃黏膜活检组织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和快速尿素酶试验,非侵入性方法主要有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粪便幽门螺旋杆菌抗原检测等。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14天。
需要注意的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因此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碗筷、水杯等,同时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此外,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仍有再次感染的可能,因此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再次感染。
总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感染后可能会引起多种上消化道疾病,甚至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应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注意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