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增多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多于既往的异常情况,主要病因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常见的证型有气虚、血热、血瘀,可出现经量过多、行经时间延长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预防方法包括注意经期卫生、加强营养、保持心情舒畅等。
月经增多是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多于既往的异常情况,属于中医“月经过多”的范畴。其主要病因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常见的证型有气虚、血热、血瘀。以下是关于月经增多的一些相关内容:
1.病因:
气虚:素体脾虚,或劳倦伤脾,中气不足,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导致月经增多。
血热:素体阳盛,或肝郁化火,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导致月经增多。
血瘀:七情内伤,气滞血瘀,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外邪,致瘀血内停,阻滞冲任,血不归经,导致月经增多。
2.临床表现: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多于既往,或行经时间超过7天,甚或淋漓半月方净。
可伴有经色淡红、质稀,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晄白等气虚症状;或伴有经色鲜红或紫红,质地黏稠,口渴心烦,尿黄便结等血热症状;或伴有经行腹痛,或有血块,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等血瘀症状。
3.检查:
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形态、位置等情况,排除子宫器质性病变。
血常规:了解血红蛋白水平,判断有无贫血。
凝血功能检查:了解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性激素六项:了解卵巢功能,排除内分泌系统疾病。
B超检查:了解子宫、卵巢、盆腔等情况,排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
4.治疗:
中医治疗: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气虚者,健脾益气,固冲止血;血热者,清热凉血,固冲止血;血瘀者,活血化瘀,固冲止血。常用的中药有补中益气汤、固经丸、失笑散等。
西医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增多,可采用手术治疗;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月经增多,可采用激素治疗;因贫血引起的月经增多,可采用输血、补充铁剂等治疗。
5.预防: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
加强营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如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避免服用避孕药,以免引起内分泌失调。
定期体检,如有异常,及时治疗。
总之,月经增多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果出现月经增多,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经期卫生,加强营养,保持心情舒畅,预防月经增多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