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3mm有自愈可能,自愈率约80%,其发生与遗传、感染等有关,小的房间隔缺损通常3~6个月复查,大的缺损需及时治疗。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房间隔缺损3mm有自愈的可能,自愈率可达80%左右。
房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5%~10%。房间隔缺损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畸形并存。房间隔缺损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宫内感染、接触致畸物质等有关。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与缺损的大小和部位有关,小的房间隔缺损可无明显症状,较大的房间隔缺损可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心悸、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是通过股静脉将封堵器送达房间隔缺损部位,进行封堵治疗。手术治疗是通过胸骨正中切口或右侧胸部切口,将房间隔缺损部位进行修补。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时机应根据缺损的大小、部位、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小的房间隔缺损可在3~6个月时进行复查,观察缺损的变化情况。如果缺损没有自愈或继续增大,应及时进行治疗。
对于房间隔缺损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定期带孩子进行复查,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家长应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避免感染,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