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近视率高,预防控制需重视。主要原因包括遗传、用眼习惯、户外活动不足、营养不均衡及其他因素。可采取培养良好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合理饮食、定期检查、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营造良好用眼环境等措施。
儿童近视率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高度重视。据统计,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近视会给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就业带来诸多不便和限制,因此,预防和控制儿童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儿童近视的主要原因包括:
1.遗传因素:近视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有近视,孩子近视的风险会增加。
2.用眼习惯:儿童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看书、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容易导致近视的发生。
3.户外活动时间不足:户外活动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减少近视的发生风险。
4.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A、D等营养物质,也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
5.其他因素:如环境因素、疾病因素等也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
为了预防和控制儿童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家长和社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控制用眼时间、定期休息等。
2.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
3.合理饮食: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A、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奶制品、胡萝卜等。
4.定期检查:家长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近视。
5.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家长应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不超过1小时。
6.营造良好的用眼环境:家长应注意孩子的学习环境,保持室内光线充足、柔和,避免在昏暗或强烈的光线下看书、写字。
总之,预防和控制儿童近视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近视。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对儿童近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家长和孩子对近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