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热综合征是婴儿冬季常见急症,过度保暖、缺氧、感染是主要病因,表现为发热、抽搐、呼吸困难、脱水等,治疗需去除捂热因素、降温、补充水分,并密切观察,预防要合理穿衣、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过度哭闹、注意饮食,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情况,避免使用危险取暖设备。
婴儿捂热综合征是指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若不注意科学护理,最易诱发此症。以下是关于婴儿捂热综合征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捂热过久:婴儿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过冷或过热时不能调节体温。如果家长给孩子过度保暖,就会使孩子体温升高,甚至引起抽风或昏迷。
缺氧:孩子被包裹过严、过厚,就会影响其呼吸和血液循环,导致缺氧。
感染:孩子身体抵抗力弱,如果捂热时间过长,就容易感染细菌或病毒,引起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
2.症状:
发热:孩子体温可高达40℃以上,面色潮红,皮肤干燥,无汗。
抽搐:孩子可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
呼吸困难:孩子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脱水:孩子大汗淋漓,皮肤弹性差,口唇干燥。
3.治疗:
立即去除捂热因素:将孩子身上的衣物解开,以利于散热。
降低体温:用温水擦拭孩子的身体,或给孩子洗温水澡,也可使用冰袋、冷毛巾等物理方法降温。
补充水分:给孩子多喝水,以补充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分。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果孩子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预防:
合理穿衣:根据天气变化,给孩子增减衣物,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或过少。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2℃~24℃,湿度应保持在50%~60%。
避免孩子过度哭闹:孩子哭闹时,应及时安抚,避免孩子过度哭闹。
注意饮食:孩子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5.温馨提示: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体温、呼吸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不要给孩子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设备,以免发生烫伤。
不要让孩子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以免影响孩子的健康。
总之,婴儿捂热综合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家长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孩子发生捂热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