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青春期多见,主要表现为行经前后或月经期下腹部疼痛、坠胀,可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也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其治疗方法主要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预防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运动治疗、饮食调节等。
原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以下是关于原发性痛经的一些信息:
1.症状: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发病。主要表现为行经前后或月经期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2.病因: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此外,原发性痛经还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疼痛的主观感受也与个体痛阈有关。
3.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般治疗:嘱患者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经期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疼痛不能忍受时,可辅以药物治疗,主要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和口服避孕药。
4.预防:原发性痛经的预防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运动治疗、饮食调节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少咖啡因摄入等,有助于减轻痛经症状。
总之,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器质性损害,但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同时,患者也应注意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缓解痛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