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或误诊,对于有膝关节外伤史的患儿,即使症状不典型,也应高度怀疑半月板损伤的可能,MRI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应根据损伤程度和患儿情况综合考虑。
儿童半月板损伤较为少见,但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漏诊或误诊。本文旨在提高对儿童半月板损伤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
儿童半月板损伤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常见于运动伤、扭伤、摔伤等。其主要表现包括:
1.膝关节疼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患儿可诉膝关节疼痛,尤以上下楼梯时明显。
2.膝关节肿胀:部分患儿可出现膝关节肿胀,多为局限性。
3.膝关节活动受限:患儿可因疼痛、肿胀而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
4.膝关节交锁:当半月板损伤后,在膝关节屈伸过程中,半月板可卡在髁间窝内,导致膝关节伸直或屈曲受限,即“交锁”现象。
5.弹响和摩擦音:患儿在膝关节屈伸时,可闻及弹响或摩擦音。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半月板损伤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尤其是幼儿,常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症状。因此,对于有膝关节外伤史的患儿,即使症状不典型,也应高度怀疑半月板损伤的可能。此外,一些特殊检查,如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等,对诊断儿童半月板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儿童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应根据损伤的程度和患儿的年龄、症状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轻度损伤,可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对于严重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儿童半月板损伤虽然少见,但在临床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有膝关节外伤史的患儿,应仔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漏诊和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