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一种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高代谢疾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主要有高代谢症候群、精神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生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方面的症状。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和手术治疗。
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也称Graves病)、炎性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无痛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和桥本甲亢)、药物致甲亢(左甲状腺素钠和碘致甲亢)、hCG相关性甲亢(妊娠呕吐性暂时性甲亢)、和垂体TSH瘤甲亢。
甲亢的临床表现包括:
1.高代谢症候群:患者可出现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也可由低热,易饿,多食,而体重下降。
2.精神神经系统:多言好动、紧张焦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和眼睑震颤。
3.心血管系统:心悸、气促、心动过速、第一心音亢进。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4.消化系统:稀便、排便次数增加。重者可以有肝大、肝功能异常,偶有黄疸。
5.造血系统:周围血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单核细胞增加,血小板寿命缩短。
6.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阳痿,偶有乳腺增生。
7.肌肉骨骼系统:主要是甲亢性周期性瘫痪,好发于20~40岁,亚洲男性多见,病变主要累及下肢,有低钾血症。
甲亢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必要时可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测定或抑制试验。
甲亢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应范围广,如病情轻、中度患者,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有手术禁忌证或不愿手术者等。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25岁以上、不能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以及有甲状腺外眼病的甲亢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中、重度甲亢,长期服药无效,停药后复发,或不愿长期服药者。
需要注意的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可能会引起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放射性碘治疗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手术治疗可能会引起出血、感染、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因此,在治疗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此外,甲亢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刺激。饮食应富含营养,避免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同时,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
总之,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