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是一种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的综合征,主要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等,症状表现多样,包括高代谢、精神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症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甲状腺功能检查,治疗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和手术治疗等。
甲亢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
甲亢的主要病因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等。其症状主要表现为:
1.高代谢综合征:疲乏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多食善饥、体重显著下降等。
2.精神神经系统:多言好动、紧张焦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和眼睑震颤。
3.心血管系统:心悸气短、心动过速、第一心音亢进,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4.消化系统:稀便、排便次数增加,重者可以有肝大、肝功能异常,偶有黄疸。
5.造血系统:周围血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单核细胞增加,血小板寿命缩短。
6.生殖系统:女性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阳痿,偶有乳腺增生。
甲亢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检查。必要时还需要进行甲状腺摄碘率测定、甲状腺超声检查等。
治疗甲亢的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甲状腺功能等因素综合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心情舒畅。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如果患有甲亢,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甲状腺功能,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因为抗甲状腺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所以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总之,甲亢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