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肌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
1.病因
多与产伤、胎位异常等有关。在分娩过程中,一侧颈部肌肉受到牵拉损伤,导致局部血肿、机化,进而引起肌肉纤维化和挛缩。
2.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头部向患侧倾斜,下颌转向健侧,颈部可触及肿块。随着年龄增长,若未及时治疗,可出现面部不对称、斜视等继发改变。
3.诊断
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观察头部姿势、颈部活动度及是否有肿块等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结合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
4.治疗
早期可采取手法按摩、牵拉等保守治疗方法。若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时机一般在1岁以后。
5.预后
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通常预后良好,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畸形和功能障碍。
6.预防
做好孕期保健,避免胎位异常。分娩时注意正确助产,减少产伤的发生。
7.家长注意事项
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头部姿势,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按照要求进行按摩和康复训练。同时,要定期复查,观察治疗效果。
总之,先天性肌斜颈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不良后果。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医疗工作者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