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敏感主要由牙龈退缩、牙釉质磨损、牙齿龋坏、酸蚀作用、牙齿外伤、医源性因素等原因引起。
1、牙龈退缩
牙龈组织的退缩会导致牙根表面暴露。牙根不像牙冠表面有牙釉质的保护,其表面的牙骨质相对较薄,小管直接与外界相通。当受到温度变化、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时,就容易引发敏感症状。
2、牙釉质磨损
长期不正确的刷牙方式、过度用力刷牙或频繁使用硬毛牙刷,可能会导致牙釉质逐渐被磨损。此外,磨牙症等不良习惯也会造成牙釉质的过度损耗,使牙本质暴露,引起敏感。
3、牙齿龋坏
当龋病逐渐向深部发展,接近牙髓腔时,外界的刺激更容易传递到牙髓,从而产生敏感症状。如果龋坏进一步发展穿通牙髓,就会引发牙髓炎等更严重的问题。
4、酸蚀作用
长期食用酸性食物或饮料,以及胃酸反流等情况,可能会对牙齿表面造成酸蚀,使牙釉质脱矿,导致牙本质小管暴露,进而引起敏感。
5、牙齿外伤
牙齿受到外伤,如撞击、跌倒等,可能会导致牙齿出现裂纹或隐裂,这些微小的损伤也会让牙齿对刺激变得敏感。
6、医源性因素
在进行口腔治疗时,如牙齿美白、烤瓷牙修复等,如果操作不当或术后护理不佳,也可能导致牙敏感的出现。
为了预防和缓解牙敏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过度刷牙和食用过多酸性食物。如果已经出现牙敏感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如使用脱敏牙膏、进行脱敏治疗等。同时,要注意避免刺激敏感部位,如避免食用过冷、过热或过酸、过甜的食物。如果牙敏感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其他口腔疾病,以便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