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经络一般包括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等,具体位置分析如下:
1、足阳明胃经
主要循行于下肢外侧,从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开始,沿鼻根上行至目内眦,然后下行至足背,最终到达历兑穴。
2、足少阳胆经
起于目外眦旁的瞳子髎穴,上行至额角,再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经颈肩入锁骨上窝,沿胸腹侧面下行至髋关节,再沿胸腹侧面下行至髋关节,与目外侧支脉汇合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脚踝前,再沿足背至窍阴穴。
3、足太阳膀胱经
循行于臀部直下进入腘窝,分别经环跳沿大腿后外侧进入腘窝,往下经过腓肠肌到外踝后面。
4、足太阴脾经
起于足大趾,循于脚内侧,经过内踝,并沿腿部内侧直上,进入腹腔,与脾胃相连,上行至胸部。
5、足少阴肾经
起于足部小趾之下,沿着内踝后进入足跟,再上行于小腿肚内侧,向上循环至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
上述经络的准确位置对于中医针灸、推拿、刮痧等疗法至关重要,如有需要,可以咨询专业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