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症状包括足跟部疼痛、足弓处疼痛、肌紧张与肌痉挛、跛行、活动受限等。
1.足跟部疼痛
足底筋膜在长时间承受压力或受到损伤后,会发生无菌性炎症,导致局部疼痛。晨起时,由于夜间休息使足底筋膜处于缩短状态,突然负重行走会牵拉紧张的筋膜,从而引发疼痛。
2.足弓处疼痛
足底筋膜在足弓处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当足底筋膜受损时,足弓处也会受到牵连,出现疼痛。
3.肌紧张与肌痉挛
炎症导致足底筋膜和肌肉组织紧张,进而引发肌痉挛。这种紧张和痉挛会进一步加重疼痛,形成恶性循环。
4.跛行
足底筋膜是足部的重要结构,其受损会直接影响足部的正常功能。当足底筋膜炎严重时,足部的稳定性和支撑力都会下降,导致运动障碍。
5.活动受限
由于局部疼痛明显,患者的交完弯曲、行走、点击奥登活动可受到限制,影响生活。
足底筋膜炎可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
1.一般治疗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合适的鞋子和鞋垫等,减轻足底承受的压力和负担。还可通过冰袋冷敷、冷毛巾湿敷等方式减轻疼痛。
2.物理治疗
佩戴功能矫形鞋垫、红外线照射、体外超声等。功能矫形鞋垫能够根据不同的足底形态和足弓特殊的生理弯曲而形成,将足底的压力均匀分布的脚掌,从而减轻局部的疼痛感。
3.康复治疗
通过采取足底筋膜松解、小腿三头肌拉伸等康复训练动作。能够缓解足底筋膜紧张、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足部功能。
4.药物治疗
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吲哚美辛缓释片、尼美舒利分散等药物消炎镇痛。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足底筋膜炎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如超声引导下的小针刀或射频治疗等。通过直接切除或松解受损的足底筋膜组织,来消除炎症和疼痛源。
对于足底筋膜炎患者而言,一旦出现足跟部疼痛、足弓处疼痛、肌紧张与肌痉挛、运动障碍或走路姿势异常等症状时,应尽快前往医院骨科或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