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有明显的瘙痒。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响、诊断、治疗方法如下:
1.发病机制
涉及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遗传因素在特应性皮炎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具有特应性体质的个体更容易患病。免疫异常表现为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和持续。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过敏原、感染等也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2.临床特征
典型表现为剧烈瘙痒、多形性皮损(如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苔藓样变等),且常呈对称性分布。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婴儿期多表现为面部的红斑、渗出;儿童期和成人期则常见于肘窝、腘窝等屈侧部位的苔藓样变。
3.影响
严重的瘙痒常常影响患者的睡眠、学习和工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长期搔抓还可引起皮肤增厚、色素沉着等改变,甚至可能出现皮肤感染等并发症。
4.诊断
除了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外,还常结合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疾病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血清总IgE升高、过敏原检测等进行综合诊断。
5.治疗方法
包括基础治疗(如避免诱发因素、合理护肤、保持皮肤清洁等)、外用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系统治疗(如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等)以及生物制剂等。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合并症等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同时,患者的教育和管理也非常重要,包括正确的护肤方法、避免搔抓等。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皮肤病,需要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同时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