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虚喘分为肺虚、肾虚、心虚三种类型,治疗时需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辨证论治,还可采用针灸、按摩、敷贴等中医疗法,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饮食、心情等方面。
中医将虚喘分为肺虚、肾虚、心虚三种类型,治疗时需根据不同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1.肺虚喘:主症为喘促短气,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畏风,咽喉不利,面红口干,舌质淡红,脉象细数。治法为补肺益气养阴,方用补肺汤合生脉散加减。
2.肾虚喘:主症为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形瘦神疲,跗肿,汗出肢冷,面青唇紫,舌质淡白或胖嫩,脉象沉弱;或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白。治法为补肾纳气,方用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3.心虚喘:主症为喘促日久,心悸怔忡,动则喘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而数。治法为养心补肺,益气安神,方用养心汤合补肺汤加减。
此外,针灸、按摩、敷贴等中医疗法也可用于虚喘的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受外邪;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需要注意的是,虚喘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对于严重的虚喘患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