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部有血肿可能是因为在产程中受到挤压、助产时受到牵拉、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
头部有血肿通常位于一侧或两侧顶骨部位,骨膜下出血缓慢,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数小时或1周内较为明显,通常是由于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胎位不正、胎头抵达骨盆壁时头部受到母亲产道的压迫所致。
若产妇自行分娩困难,医生或助产士会对其进行助产手术,比如负压吸引、产钳牵拉等导致骨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在骨膜下从而出现头部有血肿的情况。
当新生儿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易导致头部出现血肿。
头部血肿早期触摸会有饱满感以及液体波动感,然后从边缘开始钙化吸收,通常较小的血肿会在1-2个月左右的时间吸收,若血肿较大可能需要4个月左右即可自行吸收,期间注意避免按压或揉捏新生儿头部,防止出现破溃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