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佝偻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骨骼改变、神经精神症状、其他等。
1.骨骼改变
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方颅,多见于7~8个月以上小儿;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鸡胸、漏斗胸、肋膈沟、肋骨串珠等胸廓畸形;脊柱后凸、侧弯等;四肢可出现“O”形腿或“X”形腿。骨骼改变多发生于生长发育较快的婴幼儿。
2.神经精神症状
早期多为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易激惹、烦闹、多汗、枕秃等。这些症状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但在好发年龄阶段,结合其他表现有助于诊断。
3.其他
重症佝偻病患儿可有全身肌肉松弛、免疫力低下、发育迟缓等表现,还可能出现贫血等并发症。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导致骨骼异常。预防佝偻病至关重要,应保证宝宝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适当补充维生素D。如果怀疑宝宝有佝偻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等),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骨骼畸形等不良后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