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功能不全的原因有卵泡生长障碍、卵泡发育不良、黄体生成素分泌不足、甲状腺疾病等。
1、卵泡生长障碍
垂体分泌的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异常,或卵泡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导致卵泡生长障碍。这会影响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的水平,进而无法诱导正常的LH峰出现,最终形成黄体功能异常。
2、卵泡发育不良
当促性腺激素分泌失调或卵泡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下降时,卵泡发育不良,颗粒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下降。由发育不良的卵泡生成的黄体质量也差,其分泌孕激素的能力下降。
3、黄体生成素分泌不足
当LH峰和黄体期LH分泌减少时,会发生黄体功能不足。此外,即使LH峰和LH分泌正常,如果卵泡发育不良也会出现黄体功能不足。黄体功能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黄体内分泌功能低下,分泌的孕酮减少;黄体生存时间缩短,正常的黄体生存时间为12~16天,黄体功能不足时≤11天。
4、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简称甲低)可反馈性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造成黄体功能不全。
在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