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患有心绞痛,主要依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建立诊断。具体分析如下:
1.典型发作特点:
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性质:胸痛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扎样锐性痛,偶伴濒死感,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诱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
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然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天内多次发作。
2.体征: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心尖部可有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可有逆分裂,可有交替脉。
3.辅助检查:
心电图:静息时部分患者心电图可正常。心绞痛发作时,相关导联出现ST段压低,T波平坦、倒置。有时还可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等。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检测心肌血流灌注情况。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部位和程度。
其他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心脏CT、心肌酶学检查等,可帮助评估心脏功能和排除其他心脏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检查结果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和诊断。如果怀疑患有心绞痛,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并遵医嘱进行治疗。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对于预防心绞痛的发生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