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中和胃酸的中药包括乌贼骨、瓦楞子、浙贝母、延胡索、蒲公英,使用时需辨证论治并注意饮食,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1.乌贼骨
乌贼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中和胃酸,缓解胃痛。此外,其还具有收敛止血、涩精止带的功效,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瓦楞子
瓦楞子味咸,软坚散结,化瘀止痛,制酸止痛。用于治疗胃痛吐酸,还可用于治疗癥瘕痞块、肿块。
3.浙贝母
浙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功效。用于风热、燥热、痰热咳嗽,瘰疬,痈肿,乳痈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浙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
4.延胡索
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入肝、胃经,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延胡索是治疗胃痛的常用药,对气滞血瘀引起的胃痛疗效较好。
5.蒲公英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还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消化,缓解胃胀、胃痛。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同时,对于胃酸过多的患者,除了使用中药治疗外,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吸烟等。如果胃酸过多的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