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中风分为中脏腑、中经络两大类,不同证型的中风在CT一.中脏腑
1.风火蔽窍
常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牙关紧闭,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CT检查可发现高密度影,提示有出血性中风。
2.痰湿蒙窍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鼻鼾痰鸣,肢体拘急,或兼见躁扰不宁,两手握固,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沉滑或弦滑。CT检查可发现低密度影,提示有缺血性中风。
3.元气败脱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CT检查多无明显异常。
二.中经络
1.风火上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失语,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或伴麻木,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细数。CT检查可发现低密度影,提示有缺血性中风。
2.风痰阻络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CT检查可发现低密度影,提示有缺血性中风。
3.痰热腑实素有头痛,头晕,烦躁,多寐,猝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腹胀,便干便秘,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CT检查可发现高密度影,提示有出血性中风。
4.气虚血瘀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咣白,气短乏力,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或弦细。CT检查可发现低密度影,提示有缺血性中风。
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CT检查可发现低密度影,提示有缺血性中风。
需要注意的是,中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在治疗方面,中医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中药、针灸、推拿等。同时,中风患者在康复期也需要注意饮食、情志等方面的调理,以促进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