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
1.病因
丹毒主要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感染所致。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如足癣、湿疹等皮肤疾病引起的微小破损,或是外伤等,都可能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
2.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局部出现界限清楚的红斑,迅速向四周蔓延,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常发生在下肢和面部。患者可能伴有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
3.诊断
医生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病史进行诊断。有时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以辅助诊断。
4.治疗
治疗以抗菌药物为主,如青霉素等,应早期、足量应用,以有效控制感染。同时,要积极处理原发病灶,如治疗足癣等。对于局部症状,可给予冷敷等对症处理。
5.预防
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损伤,积极治疗皮肤疾病。对于下肢丹毒,要注意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在接触丹毒患者后要注意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总之,丹毒虽然常见,但如果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并注意预防,通常预后良好。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其他并发症。因此,对于丹毒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