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患甲亢可能与激素变化、妊娠剧吐、甲状腺结节等原因有关,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1、激素变化
在妊娠期间,孕妇的甲状腺会发生显著的生理改变。由于胎盘产生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促甲状腺激素(TSH)有类似的α亚基,可以刺激甲状腺,导致甲状腺活性增加。此外,雌激素的增加也会促进肝脏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的增多且降解缓慢,使得妊娠甲状腺增大,血管丰富,对碘摄取增多。这些生理变化可能导致部分孕妇出现类似甲亢的高代谢状态。抗甲状腺药物(ATD)是妊娠期甲亢的首选治疗方式。应力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并用有效而最低的剂量维持。常用的ATD包括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但需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妊娠剧吐
妊娠剧吐是指孕妇在一天内频繁呕吐,甚至每次进食后呕吐。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脱水和酮体。妊娠剧吐与激素水平的变化,尤其是hCG分泌的增加有关。如果合并甲状腺疾病,如甲亢,妊娠剧吐可能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如果妊娠剧吐不太严重,孕妇呕吐后可适当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身体能量平衡。如果妊娠剧吐严重,通过饮食指导干预仍存在尿酮体,则应进行静脉补液,以确保身体需要日常代谢所需的基本营养素。
3、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异常的团块。如果孕妇患有甲状腺结节的同时,还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就会出现甲亢的症状。甲亢状态下,甲状腺会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代谢率增加、心率加快、体重下降等高代谢状态。对于甲状腺结节导致的甲亢,同样需要使用ATD进行治疗。但需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和结节的变化。如果ATD治疗无效或结节有恶性病变的倾向,可以考虑在妊娠中期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但手术风险较高,需谨慎选择。
同时,孕妇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