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根尖周炎应及时就医,进行根管治疗,保存患牙。治疗过程中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用患侧咀嚼食物。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根据急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将其分为3类:
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主要表现为患牙咬合痛。初期只有轻微疼痛或不适,咬紧患牙后可减轻疼痛,随着病情发展,患牙浮出感,咬合痛更为剧烈。
牙髓多已坏死,牙体变色,叩诊(+),扪压患牙根尖部有不适感,相应部位的牙龈可有轻度红肿,X线片显示根尖周组织无明显变化。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又称急性牙槽脓肿,多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
此期患牙的疼痛更加剧烈,呈持续性、搏动性,患牙松动明显,甚至可自行脱落。
检查时可见根尖区牙龈潮红、肿胀,扪诊有深部压痛,严重者可出现相应面部的肿胀,甚至全身发热、乏力等症状。
X线片显示根尖区骨质破坏明显。
3.慢性根尖周炎:
多由急性根尖周炎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发作而转变而来。
患牙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有的患牙可在咀嚼时感到不适或疼痛。
患牙有变色、瘘管形成,挤压时有少量脓液从瘘管排出,X线片显示根尖区有骨质破坏影像。
根尖周肉芽肿:根尖部有圆形或椭圆形的透射影像,边界清楚,周围骨质致密。
根尖周脓肿:根尖区边界不清的密度减低影像,严重时可波及牙槽骨。
根尖周囊肿:多为圆形透射影像,边界清楚,囊壁较厚,可有致密的骨白线。
急性根尖周炎应及时就医,进行根管治疗,以保存患牙。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用患侧咀嚼食物。同时,应遵医嘱按时复诊,以确保治疗效果。
对于儿童和孕妇,如果患有急性根尖周炎,应及时就医。儿童的治疗方法与成人基本相同,但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安抚儿童的情绪,避免其恐惧和不配合。孕妇在治疗时应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患有急性根尖周炎时应更加重视,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急性根尖周炎应及时就医,进行根管治疗,以保存患牙。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用患侧咀嚼食物。同时,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