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关于痛经的一些信息:
1.原发性痛经的原因:
前列腺素含量升高:前列腺素含量升高可能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
其他因素:痛阈较低的人往往更易感觉疼痛。
2.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一般治疗: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平日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营养及充足睡眠。重视月经生理的宣传教育,通过解释说服,消除患者恐惧、焦虑及精神负担。加强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和防止受寒。
药物治疗: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首选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产生,防止子宫收缩和痉挛,从而减轻或消除痛经。
3.继发性痛经的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子宫肌收缩、痉挛,痛经是其典型症状之一。
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向子宫肌层内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其引起的痛经较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痛经更为剧烈。
盆腔炎症:下腹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时伴肛门坠胀感。
子宫肌瘤: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使子宫腔增大,子宫收缩不良,或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可导致经期腹痛。
其他:生殖道畸形、宫内节育器等也可引起痛经。
4.继发性痛经的治疗:
对因治疗:针对引起继发性痛经的疾病进行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使用药物或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可使用药物、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对症治疗: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痛经症状,如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等。
5.痛经的日常注意事项:
注意保暖:尤其是在月经期间,应避免着凉,尤其是腹部。
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适量饮用红糖水或姜茶,有助于缓解痛经。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痛经。
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